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丹.艾瑞利 - 誰說人是理性的

這本是一本行為經濟學的書,作者嘗試從人類的行為模式來闡述一些人類消費時的不理性,人類不理性和會互相影響的特質,違背了古典經濟學得一些假設。當我們了解了自己的不理性後,才有機會對抗和改進這些。
  1. 是一般人很難對事物有一個絕對價值的概念,大部分的時候通過比較才能做決定。因此一些商業行為就會使用誘餌效應,如一份報紙A為50元,他的電子版本為25元,如果買電子+報紙為55元,這是選擇一和二就是三的誘餌,經過比較後你會發現好像三很划算。
  2. 按經濟學理論,我們是根據我們的根本價值觀下決策。我們的價值觀又被銘印(第一印象)給大大影響,一個習慣花50元買巧克力的人,覺得40元的巧克力便宜,但是習慣花30元的則覺得貴。如蘇格拉底說:「未經反省的生命不值得活,或許我們該清點一下自己生命中的銘印(imprint)和起錨點。」
  3. 貿易互惠基於一個假設:所有市場參與者都知道自己所擁有事物的價值,也清楚他們想要從交易中得到價值多少的東西。由1和2來看這個假設沒什麼用。
  4. 為何免費的東西如此有吸引力,因為我們選擇免費的東西時,沒有可見的可能損失(他不花一毛錢)。(損失趨避 - aversion to loss)
  5. 當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相衝突時,社會規範會退場,而且久久不會再出現。
  6. 也許沒有「完全整合一致的人類」,我們可能是由多個自我組合而成。說得更明白為,我們會因為處在不同的情緒下,而改變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和價值。由認知神經學來看,意識沒有想像中有那麼多的主宰力量,意識有時是潛意識(情感)的奴隸,大腦比你先知道!
  7. 我們喜愛某個觀點的程度可能超過合理範圍,我們重視他的程度可能超過其價值。我們很難拋開它,因為我們受不了失去它的感覺。損失趨避是人性中非常古老的部份,甚至可能比人類的歷史還要長遠,在演化和天擇中,掠奪者和被掠奪者的代價常常不對等,以獵豹來說他只是餓一次肚子,但對兔子來說卻是失去生存。因為損失趨避的關係,虛擬所有權也就是事先試用,會讓人有擁有的感覺,在損失驅避的驅使下,會讓人難以割捨。這也為何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的原因。
  8. 在小說《飄》裏,當白瑞德要離開郝思嘉時。求他不要走,她說:「我該何去何從?我如何是好?」再也受不了郝思嘉的白瑞德最後說:「親愛的,老實說,我不在乎。」它可以提醒我們所有人:我們應該關上一些該關的門(選擇),不管是小門還是大門,而不是花費心力而疲於奔命的去維持這些門的敞開。
  9. 人類不自覺的受到潛意識的影響,且在無法意識到受影響的情形下影響最大,有個心理實驗,先在受試者沒有預期下,讓她們聽或是用兩種不同辭的句子造句,在進入第二個試驗時,發現主持人正對一名還不太了解如何進行受試者解釋練習內容時,打斷對話的時間會因為之前使用造句的字眼而有不同。使用跟急躁有關的字眼的人會比較快,沒有的會比較慢。另一各就是在聽過有關老的字眼時,走過通道的時間較久。
  10. 如果我們不可能排除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先於經驗的知識,或許至少可以意識到我們都存有偏見。
  11. 很多醫療實驗發現,安慰劑會有功效,對藥物來說常會發生貴的比較有用的情形。這是預期心理造成的,如果我們能夠反省事物的價值,可以避免預期心理。
    現在假設有各醫生即使萬般不情願,還是進行一項明知只有安慰劑效用,卻對某些病人有幫助的療法。它應該主動積極地進行這項治療嗎?畢竟醫生對治療方式的熱誠與否,會對其效用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我們明白人們對藥品、化妝品等產品的知覺價值,會變成真實價值。如果人們真的從一項過度吹捧的產品得到更多的滿足,行銷人員只不過是「賣牛排,也賣牛排的斯斯聲」,何過之有呢?
  12. 榮譽感、信仰和罪惡感會讓人誠實。但是當專業不再那麼專業時,有些東西就遺漏了,嚴格的專業被彈性「個人判斷」「商業邏輯」「財富的追求」所取代,專業不再是榮譽的象徵,隨之消失的便是倫理與價值的根本,而這正是建立專業的根基。
  13. 使用現金可以讓我們更誠實,要是將現金改為非貨幣的流通工具,謊報的題數從2.7題到5.9題。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艾芙烈.葉利尼克 - 鋼琴教師

這本書我有點失望,我期望作者能帶領我窺探黑暗的深淵,結果作者在淫穢跟變態描述到一定程度後,就停止了,沒有更進一步的描寫。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很多比喻和暗示上是我以前沒見過得,尤其是關於色性、自虐和淫穢的描寫上面。再來就是艾莉卡跟她母親的不健康的關係,不論是母親的佔有,希望藉由愛利卡的成就所得到的安慰和虛榮,還有艾莉卡對母親的反抗跟屈從,有著深刻的描寫。再來就是關於禁慾教育跟精英教育艾莉卡身上的影響,和她因此延伸出來的行為模式,也有著有趣的描寫。

故事開始藉由各個事件,角度還有時間來讓讀者對,艾莉卡跟柯赫太太有一些認識。一開是談到音樂家,裡面作者提出艾莉卡這個角色對音樂的看法,詮釋也是一種創造形式。若將演奏比喻成一鍋濃湯,演奏者總是用自己的、純屬個人的東西來調味,他會扎出新血滴進濃湯。然而,詮釋者必須服從作品的原創者。並描述在艾莉卡無法成為成功鋼琴師後,她只能改當教職,在這情形下的內心和性格,「假如教師有心,她的學生沒一個能成功。沒一個後輩能從艾莉卡的班上崛起,或者是意外的踏上鋼琴家的成功之路。既然你沒能登峰造極,那為什麼要讓別人上去?且還是你一手養成的?」描寫她的嫉妒,接者描寫艾莉卡的成長,在母親的嚴密監視還有虛榮的期望下,她被灌輸優於他人的想好,和藝術家的孤獨,也就是「攀上巔峰便能享譽國際,不過大多數的人無能登頂。那兒冷風呼嘯,藝術家很是寂寞,也認清了自己的孤獨。」

接著不斷以各種比喻和看法來描寫一般大眾,不斷地加深讀者對柯赫女士對艾莉卡洗腦的印象。談到艾莉卡的一些想法,「有草根性的人大力推崇平庸。他們讚揚它,說其中大有價值。他們想是自己很強壯,因為他們是多數。中間階級沒有恐怖,沒有焦慮。他們抱在一起,沉溺於溫暖的幻象。」還有「一般大眾要的是痛苦與一堆激情,因此每個作曲家該做的就是替他們受罪,有所體驗,然後小心記下來。他們要得是叫喊和尖號,不然他們就會一直叫喊尖號。」母親對女兒的寵愛跟獨占,和讓她覺得她優於其他人的作法,禁止接近異性的禁慾主義,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後果。「她」天真無邪的心隨著年齡的成長,變化成毀滅的貪慾,一種想滅絕的欲望。作者以這些交代了艾莉卡的個性和生活,給讀者一個艾莉卡是誰的詳細影像。

後來艾莉卡對母親的反抗,還有對痛苦跟情色的渴望的描寫。在艾莉卡因為學生看裸女,而被斥責的那段,故事中突然聯想情色電影,裡面很多對我來說新奇的色情比喻,最後以「就算膽子最大的馴獸師也不敢夢想叫花豹或母獅帶著小提琴出場。人類的想像力的極限,就是大熊騎腳踏車。」結束這段,暗示母親對艾莉卡的音樂期待和訓練,也暗示艾莉卡學生的父母,在做一種愚蠢的事情。風化區的描寫,帶出艾莉卡反抗,並描寫了賽馬和土耳其人和斯拉夫人觀賞的色情脫衣秀。艾莉卡的生命一成不變,母親提倡,生命中越少變化越好。

可是克列默先生讓這不變得世界從新開始動起來,艾莉卡想從母親的支配下走出來,找到另一個人來服從。在一次在小學的排演中,艾莉卡在小學廁所跟克列默先生的一來一往,他們互相爭奪支配權的第一戰。但艾莉卡急進的一封信毀了他們的關係,在知道艾莉卡要他虐待她後,他覺得,她應該離城而去,如此他年輕、新鮮的鼻孔,才不必在繼續忍受這獨特、教人反胃的騷臭,動物腐爛時發出的臭味。後來克列默在找不到動物發洩後,毒打了艾莉卡一頓後,就在也不對她感興趣了,結果來說艾莉卡在爭奪支配權上失敗了。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語是「她用超凡的語言以及在小說中表現出的音樂動感,顯示了社會的荒謬事情。」仔細想想,維也納的公車那段,賽馬,土耳其人觀賞的脫衣秀,公園上演的野合,跟殺害動物等,的確算是荒謬的事情。但我比較有印象是故事在情色性慾的描寫和音樂的比喻,在音樂方面:『有位「女博士」,她一直試著探索莫札特「安魂曲」的終極秘密,她仍茫然無所進展,因為他的作品淵博難窺,超出我等理解範圍:女博士將它稱作音樂史上最輝煌的代表作。有些事物,不管你耗費多大的心血,都無法一探究竟。又有什麼好解釋的?何況這類作品不屬於塵世,根本就是無可言說的。偉大的詩歌亦然,人不應該嘗試去分析的。』和「艾莉卡揶揄說,他可能沒看過極險的峭壁、極深的深谷,以及咆嘯的溪流砸打過夾岸的石壁,或者是新村湖般的壯麗景色。舒伯特表達的是如此激烈的對比,不喝下午茶的溫和情緒。」在性慾方面,有艾莉卡在公園偷窺後來失禁,土耳其人和斯拉夫人觀賞的脫衣秀,跟最後面克列默想找動物發洩的部份。

詹姆斯.馬修.巴利 - 彼得潘

從以前就一直聽說過彼得潘跟夢幻島的故事,直到現在才真的讀過它。這是一本童書,加上我讀得時候已經而立之年了,我很難將自己的心情和感覺調整到這本書的波長上。這本書我得得很像床邊故事書,筆觸像是對讀者(兒童)說一個故事,故事一開始從達令太太一家人說起,然後暗示說每個小孩心中都有一個夢幻島(Neverland),在彼得潘不小心將影子留在溫蒂家後,在一個夜晚彼得潘來取走他的影子,卻發現無法將影子黏回身上,溫蒂看到後就幫她縫了起來,後來彼得潘就帶溫蒂姐弟去夢幻島。
故事其實沒有特別好說得,大概談一下設定和概念好了。像夢幻島上有三個勢力。海盜、紅番土人和小男孩們,首領依序為虎克船長、老虎莉莉和彼得潘。虎克船長的鐵鉤是因為手被彼得潘砍斷丟給時鐘鱷魚,小男孩們住在從樹洞通往的地底下,彼得潘喜歡有趣的事,且幾乎記不住東西。小精靈只要人們相信就有力量。故事最後在小男孩跟溫蒂被綁後,彼得潘去救她們,並將海盜們幾乎殺光了,最後虎克船長跟彼得潘單挑打輸後,跳像時鐘鱷魚後不知去向。故事不斷地描述彼得潘的天真和好玩,還有不想長大,跟長大後因為失去夢想,而無法看見那些事物,跟飛行。故事最終以溫蒂長大然後彼得潘這時來拜訪她,希望跟她去夢幻島玩,但是溫蒂已經無法飛翔了。最後溫蒂的女兒珍跟彼得潘去,然後是孫女,一代接一代,但彼得潘還是永恆的男孩。
這類相信夢幻就能成真的的故事來說,我比較推薦「說不完的故事」。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奈波爾 - 浮生

故事以威利.詹德蘭的父親口講述他的故事開始,說明他為何成為現在的處境,威利.詹德蘭年輕的時候想掙脫傳統,做一個勇敢的事情,驅使他對下層社會的大學女同學交談,後來他發現他身限其中,他發現他的行為不過是一時之勇,不是勇氣的表現。他提到「兩人的關係現在在鎮上以眾所皆知,已經一天比一天確定,我則一日比一日正以她為恥。」作者描述了種性制度下,某些上層種性的心理想法,威利的父親跟那女人(後來成為妻子)在一起後,發現心中升起一股不齒,「這種不齒(像所有我們那種姓的每個人一樣)隨時都在,這小小的不快樂之感永遠都棲息在我心靈的背後,猶如某種不可治癒的疾病,破壞了我所有的時光。」在另一方面作者也描寫了下層社會的權力慾跟暴發戶心態。這段結束時,父親的自白得到威利的回答是我看不起你,後來卻呼應和諷刺了威利的行徑。

威利生來有一個奇怪的自尊,故事中虛構的是他自己理想中的形象,在印度時他父親就對這事感到驚訝。後來到了英國後,他隱瞞自己的過去,裝作在印度是個高貴的人,這行為有點像星界中的費布那修男爵,努力排除自己不好過去建立的自尊。後來威利打算出版一本書,編輯看了說:「威利,我感興趣的是,你並不想寫真實的事實。我花了不少時間聽這些乖張的角色說話,心裡感覺到作者有秘密。他在隱藏。」後來他在英國過得不好,跟著一個讀者(後來成為他的妻子)一起到非洲了。作者提到另一種閱讀的迷思「我們看這本書、看那本書,告訴自己我們喜歡它。但是,他們叫我們看得書統統都是為了別人寫得,我們總是處在別人的房子裡。」

在威利搬到非洲後,威利也表現出一種歧視的態度,在非洲呈現出英國人(白人)>混血>當地非洲人,刻劃了非洲社會的衝突、階級和不同社會之間的看法。像是次等葡萄牙人的生活,工頭階級的生活,還有當地狂熱的性生活。對非洲人來說,非洲人不怕次等葡萄牙人(非當地非洲人),但他們互相害怕。每個人都可以去找巫師,這表示就連最卑微的人都有權力(靈魂人的平等)。而次等非洲人跟一個落魄白人的社交活動,呈現了「我們看到的事他們選擇給我們看的,我們每次看的都是那個人的側面。他們變得像我們在學校演戲時的人,每個人都有一個角色。」

在非洲經歷了十多年後,威利跟她妻子的熱情已經消散,後來在新聞上發現「當那群年輕人在表白他們是誰,為此甘冒一切危險。我卻一直在隱藏自己。我什麼險也沒冒。而現在,我人生中最好的部份已經過去了。」最後去跟她妹妹住在一起,倒此故事結束。這本書收尾後,你發現他的風格就有如故事中的一段話:「故事要有頭有尾,有中間。但實際上,如果你想一想,就會知道生活並非如此。生活並沒有明確的開始和結尾。生活是不斷的進行。你應當從中間開始,從中間結束,而一切就在其中。」威利的半生幾乎是虛度而過,他以前不齒他父親,他卻自己歧視別人,他跟他父親一樣也沒有冒什麼險。故事在種族歧視上和半貴族的生活描寫的不錯,也描寫了一種陰暗、灰色的生活。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史諾 - 兩種文化

史諾口中的兩種文化,為自然科學文化跟人文文化。在他的觀察中,兩種文化開始對立不互相交談。另一方面就是學科的專業化,懂科學的沒有人文素養,有人文素養的,卻不懂科學。它希望知識份子能夠跨越兩種領域,如此才能對真實世界產生清晰的看法,而不是透過某種意識形態和宗教教條的有色眼鏡觀看事物,或是受至於滿足立即需求的短視行為。

兩邊的衝突不只是學科上的衝突,也牽涉到社會地位,和價值觀。以其中一場衝突做例子,人文側的代表為【阿諾德】,阿諾德的父親是拉格比(Rugby)當地中學最負名聲的校長,他深研古典與英國文學,後來甚至被視為牛津大學的精神象徵。另一邊為赫胥黎,它出身低微,他在職業學校教書,他說代表的事傳統特權和權力核心以外的一股力量。阿諾德堅持自然科學的訓練,或許可以培養出實用而有價值的專家,但絕對無法培養出有「教養」的人,在這方面文學——特別是古典文學——仍舊是無法取代的。並且認為提倡把決策的過程化約為可計算的事物,所帶來的負面效果,比起自滿於低水準可科技或統計知識,可要嚴重多了。史諾認為科學家的血液裡有「未來」,傳統文化的反應卻希望「未來」不存在(美麗新世界)。真正掌控西方世界的還是傳統文化,並沒有因為科學的出現而有明顯的衰微的現象。且發現數學優等競試除了一點以外從這方面來說都很完美:為了考試所作的訓練,毫無智識價值可言。

史諾也談到傳統文學作家,對工業革命的錯誤觀念,它提到「真正擁有想像力和同情心的一流作家,即使看到了醜陋的後街和冒著黑煙的煙囪等這些必然的代價,也應該能夠看到這場革命將帶給窮人未來生活的希望。」他祖父無法諒解社會對他的祖先所作過的或沒做過的一些事,也不諒解社會未能使這些祖先的生活成為傳奇。在十八世紀中期和末葉當農人,可不是一件有趣的事。自負傲慢的我們,只要想到這個時代,滿腦子就只有啟蒙時代跟珍.奧斯丁。「物質生活的提昇不那麼重要」的這種看法,對英國人而言,很好也很優雅。你如果真的心甘情願,不需要吃太多的食物,寧願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夭折,也不屑知識帶來的好處,就算自己減少二十歲的壽命也不在乎,我當然欽佩你這種美學式的遁隱。帶你沒有權力去強迫那些沒有自由選擇能力的其他人,跟你作相同的選擇。如果每個人能夠自由選擇的話,沒有人會選擇出生在過去的社會裡,除非他確定自己或投胎到有錢人家,吃得好,穿得暖,或是他真能坦然面對自己孩子相繼死去的打擊。

史諾在答辯的部份說到,「辯論給我們心靈上的滿足感,遠勝過思考所帶來的,但辯論卻剝奪了我們接近真理的機會。」但我認為好的辯論可以讓一個想法更加的精純,更快速的接近真理。在科技的發展中,遠大的志向和投入科學的熱情(天使)跟辯論(惡魔)一樣重要,好的論戰可以提昇彼此,如果愛因斯坦沒跟哥本哈根派辯論,他們的量子理論也無法如此快速的發展。史諾在這些辯論中發現,「如果硬是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像是偏要用別人難以理解的言詞說明司空見慣的事物,就必有問題。」並且觀察到「怎樣才算是文化人?」巧合的是,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總是指向我們文明的發展方向。當我們閱讀各種出版品的時候,我們的想像力可以是無遠弗屆,但我們的信念卻常常是狹隘的。如果我們建構一個信仰架構,把一切不符合這個信仰架構的東西都排除掉,我們只會使自己更平庸。以杜斯妥也夫斯基來說:他反對任何形式任何時期的解放;他是貴族政體的狂熱擁護者。他也熱烈的想要改善一般民眾的生活(一個前提是,人民要熱愛他所受的苦,因為他們因受苦而高貴)。即使你不同意他的哲學觀,或他是錯的,但大部份讀者給他的不是冷眼旁觀的稱讚,而是暖暖的敬意。

隆那.萊特 - 失控的進步

「失控的進步」,是以過去的一些文明的過度發展最後導致那個文明的沒落。人類的進步,導致大自然承受不了,最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故事一開始以高更:「我是誰?我從何來?我該往那走?」帶出這本書會由論述人類現在、過去,並指出未來的方向。

在我是誰方面,作者認為「人類對進步的信仰已經強化成一種意識形態、一種信仰、一種神話。」並提到神話的性質為「神話是對過去的總結,無論這過去是實是虛,它呈現的模式強化了一個文化最深層的價值與理想……神話是如此意含飽滿,成為我們生與死得憑藉。神話是文化藉以遊走於時間中的地圖。」在藉由種族過去的歷史跟演化論的觀點,從克羅馬儂人跟尼安德塔人的生存競爭中發現,如果尼安德塔人是現在人的一支或亞種,我們必須承認,尼安德塔人的滅絕是第一起人類種族大屠殺。追本溯源,我們是百萬年前殘酷勝利下的子孫,祖先的罪惡,在我們的基因中埋藏了一再屠殺的傾向。
接下來作者定義文明和文化為何,並探討文明跟道德進度之間的關係。「羅馬競技場、阿茲特刻得獻祭、宗教法庭的火刑、納粹的死亡集中營」,這一些都是高度文明的傑作。站在大競技場和集中營的大門前,我們不得不放棄將文明視為道德進步的見證。但文明發展是必定的趨勢,那些不喜歡文明,迫不期待地想目睹傲慢文明倒栽蔥的人,應該要謹記,再也沒有其他方法能支持我們目前人口數和生活狀態。

後來由四個例子來說明文明衰敗的原因,共同點就是將地力用盡,又頑固不肯變通,加上對榮耀或某些事物的狂熱。以復活島來說,復活島的人們在島上繁榮時期,開始爭相競爭建立巨大的石像,直到「掩蔽處在這片吐地上完全消失,只剩下這些石化祖先們所投下的僵硬影子,這些祖先更受島民崇愛了,因為這些石雕另他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後來島上的文明就衰亡了。我們無法得知那些索求無度的摩艾(moai)究竟對人們做了什麼承諾,但與外來世界的接觸可能揭穿了石像崇拜的幻覺,原本的強烈信仰遂備至換成同等不可抗拒的醒悟。之後摩艾一個一個被推倒。

蘇美文明衰亡是因為土地失去生命力,更根本的原因是鹽,當人們將水引到乾旱的土地,水分大幅度蒸發後,留下的只有鹽巴。這時除非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土地能長期休耕,並有足夠的雨水來沖刷土壤,否則灌溉計畫在為未來的鹽田鋪路。但在這情形下,他們並沒有思考解救的方法,堅守根深蒂固的信仰與習俗,搶劫未來以支付眼前的開銷,並將最後的自然資源不計後果地耗費在對無盡財富與榮耀的狂熱中。

羅馬跟馬雅文明的原因也類似,都是地力耗盡,人民又在良田上蓋房子跟舖路,導致必須是開墾荒田。加上權力金字塔導致的資源集中在塔頂,又人們對資源重新分配的厭惡,正摧毀著文明,從貧民窟一直廝殺到熱帶武林。後來就有如克羅斯比說的:「大地之母總是會伸手拯救一個遭人口過剩侵襲的社會,但他的援助手段從不手軟。」在文明沒落後,仔細觀察地力的緩緩回復、思考著它所代表的未來希望,這些人可能會同意小說家卡夫卡所說:「這裡有希望;但這希望不屬於我們。」

作者在最後一部分工具的反叛中,以一些反對工業革命,科技革命還有一些反烏托邦的作品,來說明工具的反叛,以其中一個例子來說好了。在瑪格麗特.愛特伍的反烏托邦小說《末世男女》中,在未來文明崩壞後,有個角色問:「就一個物種來說,我們將因抱持希望而註定滅亡嗎?」作者完全只提到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壞處,但這些都只是他的副作用,「即使看到了醜陋的後街和冒著黑煙的煙囪等這些必然的代價,也應該能夠看到這場革命將帶給窮人未來生活的希望。」別忘了這些革命餵飽了更多的人,減少了中下層階級孩子夭折的機率。的確人本性是看短期利益的,演化就是如此,但文化這個強有力的東西,可以幫助我們抗拒本能,看得更遠,並為長期打算。

以下算是筆記:
中國與埃及文明之所以特別長壽,是因為大自然透過風和水,從別處為他們送來額外豐富的表土為輔助(尼羅河氾濫平原和黃河的風成黃土)。
近百年來人口激增的因素,在初期是因為新大陸的征服,完全開發卻全然缺乏保護的大陸突然落入歐洲手中時,他們便成為最大的津貼輔助者。
藉由傳染病,歐洲征服了新大陸。歐洲人不是在此找到一片無人野地,他們創造了無人野地。
馬克斯:在財務上阿茲特克和印加的黃金是工業革命起始點。
世界上多數的起義暴動事件是受到「貧困匱乏」的刺激;美洲的反叛卻是受到富足的激勵、受到印地安人的土地與典範的啟示。
John Steinbeck曾經說過社會主義無法在美國生根,因為窮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受到剝削的無產階級,而是一時處於窘境的百萬富翁。
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都是物質主義的烏托邦。資本主義堅持經濟沒有極限,因此不需要分享。過去這場遊戲中只有窮人是輸家,如今卻是地球。
相較於飢荒、疾病或氣候變遷,恐怖主義只是過小型的威脅。其次,我們卻透過治標而非治本的方式來阻止恐怖主義。暴力是不公義、貧窮、不平等和其他暴力的產物。當然,狂熱份子並不會因為肚子飽了和得到公平的聽證機會,就停止行動;但變成狂熱份子的人數卻可因此大幅降低。

薩德 - 臥房裡的哲學

這本書讓我有點失望,WiKi上說這部是薩德侯爵最有名氣的作品之一。書評用「讀薩德的書,是要冒險的!」,還有波特萊爾(Baudelaire)說:「欲對邪惡有所瞭解,必得重訪薩德。」我期待的薩德侯爵帶領我探究人性的黑暗深處,結果卻是失望。薩德這本書的罪惡在我眼中都太刻意和平板,劇中的女性角色和大部分的配角只不過是個罪惡的容器,只是為了作者將罪惡放入其中。在這些角色我不覺得有太多真實的人性,只是為了作惡而作惡。

薩德爵士生長經歷了啟蒙主義到浪漫主義,目睹了法國大革命和法國共和的時代,在經歷了宗教、禮俗和道德的長久壓迫後,像一些人如霍布士一樣,對某件事物(宗教和禮俗)太過於恐懼,結果極端的反對那個事物。他為了反對而反對,但薩德爵士在反對之餘,也以理性找到反對的原因。他表現出一些浪漫主義的風格(審美的標准代替功利的標准)。比如說鼓吹大自然的好和美,似乎並以快樂為善發展出一套哲學。其狂妄大膽的作法與論述,十足是個驚世駭俗的判逆表現。薩德論述哲學給我的感覺是因為恐懼才詆毀各種美德,稱讚惡德。但他論述時亂舉例子,有只有單方面角度,遇到一些質疑,又直接說對方基於虛榮的道德感,並沒有作論述。薩德提到有些快感基於虛榮心,到後來似乎只准自己可以藉由虛榮心獲得快樂,別人的虛榮卻是罪惡的。即使如此他的有些論述還算是可與之討論。

薩德以自然為出發點,指出一些變態是大自然的錯誤,大自然讓他們生來有這性向。薩德說:「難道人類能夠支配自己的性向嗎?一個人必須為那些有奇異嗜好的人感到難過,但卻永遠不能侮辱他們。他們的錯誤也是大自然的錯誤。」這論點還蠻正確的,同性戀是大腦受到一些賀爾蒙影響所造成,在懷胎期間另一個性的賀爾蒙吸收過量造成的,算是一種生理或神經疾病。
以理性來說,「當一個男人表示有欲望享受你的時,他是對你表示恭維。」本身是沒錯的,但以人性來說,演化應該會趨向於在性方面喜歡同性和厭惡異性的趨勢。法國當時對基督教反對,有點太過頭了。他說道:「上帝」這種可鄙的幻影是源於一部分人的恐懼以及另一部份人的脆弱。在本質上是沒錯的,人本性中有屈服於一個強大力量的趨勢,還有渴望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可以在他遇到險阻和困難時幫助他。
他又提到「基督教的上帝,是一個矛盾和野蠻的神,今天祂創造出一個毀滅的世界,明天又後悔。一個脆弱的神,無法使得人類跟隨祂和屈服於祂。如果人類被塑造出來時是完全善良的,他們就永遠不會做壞事。可是這個上帝是個可怕的上帝,一個怪物!祂不滿足將一件事做的如此完美,祂溺死人類、燒死人類和詛咒人類,使人類信仰祂。」
他反對仁慈的原因是因為虛榮,他提到「如果一個人施捨出去的東西不會被盡可能多的人知道,他就會非常憤怒。」我想一定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想,另一方面虛榮不見得事件壞事。
支持肛交還有謀殺是以大自然被人類不斷地傷害,因為謀殺和肛交可以減少人類的數目,對大自然是好的。另一方面這兩行為可以調節人口,防止人口太多,導致某些社會因為地面的生命力被耗盡,邁向滅亡。
又因為性慾帶來快樂,快樂為善,符合大自然的準則,故為好的事物。另一方面反對一些社會規範和法律。他認為大自然使得人們生而為孤立的人,全都不依靠人。社會團體是因為需求才產生的。
他又提到,所謂的裝飾性又無用的美德,我是指慷慨、人情、慈善,而這些美德都出現在一些愚蠢宗教的荒謬法規中,這些宗教教條是由騙子或窮人所宣揚,被虛構出來的。
在偷竊上,有偷竊案件時要處罰被偷的人,因為他們沒法管好他們的東西,卻稱讚小偷,因為小偷培養武勇精神。
在屠殺上,提到例子為,中國的皇帝與官員時常採取措施,在人民中引起反叛行為,這是為了藉此把他們轉變成可怕的屠殺者。這例子完全是薩德將一件事,不管前因後果,斷章取義,並完全用對他論述有利的方向去詮釋,我還真不知道中國皇帝跟官員有這樣特殊的興趣,還是如此的「好人」。
其中武士反駁多爾斯曼時,說明美德的好處時,提到「做了一件好事後,你的心智的一切邪惡都會獲得原諒,你的錯誤行為所導致的自責就會獲得舒慰。」如果以快樂是善的角度來看,這是對的,多爾斯曼馬上證明惡德的快樂更大更多。且另一方面證明這是有目的行為,將美德世俗化粗俗化了。

薩德處處表現了強者的道德跟正義,像是偷竊跟謀殺,還有社會規範。薩德他本身是個貴族,吃得飽、穿得好和有地方住。他動用到社會法律的機會比較少,不如說他那個階級的一直受到法律的保護。沒有這些社會規範前提,他根本無法享受他的「惡德」。且他的「快樂」幾乎都是以施與方來看,卻不去考慮另一方面的感受。如果假設快樂為善,且快樂的反面為惡,又以大自然整體為基準。那些傷害他人行為對你產生的善,最多也只等於對他人產生的惡。如果以人性趨向避免損失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產生的痛苦大於快樂,對大自然整體來說非善。薩德提到一些惡名和褻瀆的快樂來自虛榮,卻以虛榮來攻擊一些道德跟宗教,就算那些真的是虛榮產生的,也因為那虛榮而快樂,也稱不上什麼「惡」事。當然現在的演化學很輕易的就可以對抗一些論述,比如說父母愛子女絕不只是薩德口中的那樣為了年老的照顧,只想到自己的快樂。一個沒法延續後代的生物,一定很快就滅亡。延續後代在演化上才是最大的趨力,結果是生物傾向對延續後代有利的方向,繁殖才是最符合大自然的。以此來看,性的快樂,只是為了增加繁殖的一個手段,同樣的父母愛子女也是個天性,薩德沒理由稱讚性鄙視親情。繁衍絕不是大自然的容忍,它是大部分生物的最大目標,在人類上面凌駕在性之上。薩德的很多論述在現代的一些新發現前不堪一擊,他做論述時不夠真誠,他沒有保有前後一貫的哲學觀,他有時會為了反對或讚揚某件事,改變到對自己有利的立場,他的論述無法讓我感到一些哲學家的心胸開闊和對真理或事物的追求,他的反抗像是因恐懼跟憎恨的反抗。這本書以小說來看,人物實在太平板了,無法表現出人性個真實,並產生令人心服口服,震撼人心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