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宮本美幸 - 模仿犯

這部其實我已經忘了大半的劇情了,我個人跟推理小說不算太和的來。讓我覺得好看的推理小說並不太多。這部也是個我看了就忘的故事之一。故事分成三部:分別以被害人角度,兇手的角度,和後續大眾反應的部份構成。故事在推理小說來說前兩部份已經算很完整了,由兩個角度來看幾乎已經綜觀整個事件。故事也不是以偵探故事的模式,而是以描述一個社會事件和追查他的記者來進行,在第一部也不是以犯人被抓結束而是以一件意外車禍,倒置看似水落石出。

故事以社會小說的訴求應該比較多,在描述民眾、被害人方家屬和兇手家屬的部份有不少的刻劃,在群眾的盲目、輕信和刻版印象的探討也有一些。故事手法上也算是不錯,個支線攙雜在主線上,像是各個被害人在女主角的調查中,不露痕跡的出現。在民眾和兇手家屬不顧一些被害人方家屬的心情,且只看到自己想看的部份上面也有點到為止的描寫。也點出大眾需要激情的而非公正理性的報導:【希望她對兇手生氣,不是用這種一開始就遠遠看著事件,描寫一個犯罪的寫法。我希望她披頭散髮、搥胸頓足地大叫大罵。】作者這一些要描述的東西上似乎有認真做功課,手機和聲紋上面的描寫,不會偏離事實太遠。在手機系統上面的描寫也算是大略寫到了手機通訊可藉由基地台追蹤的概念。故事其實很好讀,至少我看的速度算蠻快的,1400頁左右內容我印象中花了少於海柏利昂600頁的時間,且故事密度上是不會讓人輕易的意識到有累贅跟多餘的部份,可惜的是雖說在社會大眾心理上有不少著墨但都是一些常識或是通俗心理上面的意見。

故事兇手的動機是演劇式犯罪,所有的被害人跟兇手都是他的舞台演員,在我眼中那是出於恐懼和自卑產生的自大,想要作一個偉大戲劇的原創。在女主角得知兇手的個性傾向,就在模仿犯的方式在最後的時刻打垮了兇手。說實在創作有時被道德侷限了會缺少那份自由跟伸展,我不認為必須為了道德意識修改,藝術就是不經雕琢。宮本美幸提到「創作活動是不需要動機。」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內提出一些相反的意見,事實上很多偉大的文學作品,比如說戰爭與和平、最與罰還有悲慘世界,都是為了討論敘說某樣東西而產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