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故事從漢米卡之死開始,在漢米卡死後,議會中主和派為了讓巴卡家族遠離迦太基,接受了哈斯德魯巴的提議,將漢尼拔接到伊比利去了。接下來漢尼拔的姻親哈斯德魯巴征服了附近的部落,在過程中漢尼拔認識了伊蜜雪,後來酋長將女兒伊蜜雪嫁給了漢尼拔,但另一個競爭者,因心懷不滿被發現,部落為了取得信任,處死了他。那個競爭者的友人將這怪罪到哈斯德魯巴的征服上,為了報復而暗殺了哈斯德魯巴。
哈斯德魯巴死後,漢尼拔繼承為統帥。之後漢尼拔為了傭兵的僱用金的問題,在加上評估羅馬因附近高盧等地的局勢不安,不會想跟迦太基開戰,要攻佔沙拱多城,羅馬以之前跟哈斯德魯巴的口頭約定:『以埃布羅河(Ebro)為雙方界線,迦太基不將其勢力擴展至該河之北。』向漢尼拔抗議,漢尼拔不理會。在經過數個月的圍攻後攻陷了城池。這時羅馬出乎意料之外的向迦太基宣戰。
故事中羅馬使臣來向迦太基宣戰時,迦太基議員說出:『你們國家的母親、妻子的淚水,將不夠用來悼念她們死亡的親人及對你們的控訴。』預言了羅馬的重大損失。漢尼拔從以前就有進攻羅馬的計劃了,他一方面想辦法跟高盧同盟共同對抗羅馬,並在眾多考量下決定越過阿爾卑斯山進攻義大利半島,在越過之前遇到了西比奧兄弟,西比奧當機立斷經海路趕回羅馬通知。漢尼拔在越過阿爾卑斯後,軍隊受超過二分之一的損失,他知道一方面要爭取到同盟,另一方面為了士氣、糧食和休息,必須打一場勝戰。漢尼拔逼西比奧在另一個執政到來前就跟他交戰,在波河打敗了羅馬軍隊,穩固了義大利的局勢。接下來在漢尼拔讓迦太基軍有保暖和飽足下,讓羅馬沒時間吃早餐,並趁渡過冰冷的河水後攻擊,打敗了朗吉爾。
羅馬派出軍團駐守東西兩條通往羅馬城的道路。能通往義大利中部的路徑,只剩下位於亞諾(Arno)河口的一片沼澤區。漢尼拔十分清楚穿越這片沼澤的困難,但是要想進入義大利中部,此時這條路無疑是最近與最可行的選擇。 漢尼拔的軍隊在備受疲勞與睡眠不足的情況下,穿過了沼澤,並在不受阻礙的情況下渡過亞諾河。在此過程中漢尼拔右眼失明和喪失了剩下的大象。
接下來漢尼拔在尼特西美湖埋伏,又重創了羅馬一次。這時法比烏斯 費邊,守住加加拉山谷不讓漢尼拔過去,漢尼拔用黑夜先趕牲畜過去,法比烏斯中計去追擊時,漢尼拔就安全渡過了那個隘口。法比烏斯在對付漢尼拔時用消耗戰術,避開和漢尼拔正面會戰,在一旁緊跟著監視迦太基軍,並只做小規模的干擾,漢尼拔為了讓羅馬對這位執政不信任,在破壞各地時,故意留下法比烏斯的產業。羅馬因加加拉山谷和懷疑法比烏斯跟漢尼拔勾結,不聽法比烏斯的忠告,用四個軍團要跟漢尼拔會戰,在坎尼會戰中,漢尼拔巧妙的鉗形戰術幾乎讓羅馬全軍覆沒。
在坎尼後,有人建議直取羅馬,但漢尼拔沒這麼做,小說將這錯誤暗示為沉溺女色的後果,歷史上對這決定的看法不一,我想漢尼拔是基於要瓦解羅馬同盟和另一方面避開攻城戰,他認為攻下羅馬無法使羅馬屈服。漢尼拔最靠近羅馬城的那次也只到羅馬城下後就退兵了。退兵的原因,小說只說他看到羅馬城牆的穩固,認為攻不下。我的看法跟吉朋比較近,一方面漢尼拔不喜歡攻城戰,似乎也不太擅長,另外羅馬擺出三個軍團,漢尼拔發現要覆滅最後一支部隊,才能全身而退,因此漢尼拔稱讚說:『羅馬人的英勇氣概太下無雙。』在這時有一個小插曲就是羅馬元老買下漢尼拔駐紮的那塊土地,做士氣操作,因那時戰勝者有權力買下他佔領的土地。
回歸正題小說寫到這之後我覺得就爛了,小說中有點刻意為漢尼拔的錯誤找開脫,像是沉溺在女色上,且對其他羅馬的人有點描述少了點,我覺得除了大西比奧以外都不太公正,法比烏斯、馬爾克斯還有西比奧兄弟都算是有能力的將領,小說只描寫了失敗的一面,不然就是匆匆帶過。
故事之後輕描淡寫了弟弟哈斯德魯巴越過阿爾卑斯山要來援助漢尼拔,因信使被攔截在會合前就在河邊被打敗死亡。倒是大西比奧有比較詳盡的描述,像是大西比奧的崛起,運用情報和偽神跡的手法,獲得努米底亞馬西尼沙的信任等,故事在札馬後我就覺得無趣了,不外乎迦太基議會的愚蠢和羅馬的恐懼,漢尼拔的客居也不太有趣。
漢尼拔跟西比奧豪情壯志的談話,在小說裡氣勢弱的多了,且對象也不是漢尼拔和西比奧。當然考慮到為了最後的信件收尾,的確要做這更動,不然信的內容說漢尼拔一直都不認為被他打敗的說服力就沒了。
Scipio asked Hannibal whom he considered the greatest general, to which the latter replied, "Alexander of Macedonia."
Then he asked Hannibal whom he placed next, and he replied "Pyrrhus of Epirus."
He asked Hannibal to whom he would give the third place, and Hannibal replied "To myself."
"Where would you place yourself, Hannibal, if you had not been defeated by me?" Hannibal replied "In that case I should have put myself before Alexander."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逕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李白】
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帕特里克 哈吉爾 - 漢米卡~沙漠之獅
這是迦太基三部曲的帝一部,故事一開始以漢米卡跟加太龍的對話開始,漢米卡回憶起自己的過去,從一開始想從軍被父親反對,被派去農莊管理工作中,學得了農業和後勤的概念,也結識了他後來的後勤官(西米克),後來因為羅馬的蠢蠢欲動,漢米卡開始他的軍旅生活。
後來迦太基跟羅馬起了紛爭,羅馬不顧和平條約,在海岸集結軍隊,在迦太基方面,阿多尼巴德以:『戰爭不是偶發事件,可不能因個人喜怒任意行事,他是雙方長期處於敵對狀態下,評估對手實力的結果。』和評估迦太基穀倉西西里島的重要性,向漢米卡說明戰爭是不可避免了,並希望漢米卡學習軍事,並以傳令官的身份派去前線。這時迦太基進攻邁錫尼一帶,在漢米卡跟哈農見面後被派去見羅馬統帥時,因馬梅丹人的叛變,哈農懦弱的放棄守城抵抗逃了回來,迦太基對打敗仗的將軍非常殘報冷酷,即使哈農真正過失只有平庸,但還是被判了死刑。
接下來議會任命漢尼拔攻擊羅馬的軍隊,在途中取得西西里的敘拉古合作,一開始很順利的圍攻了對方的城堡,但在迦太基留下一小部份軍隊,去攻擊附近隸屬羅馬的城市時,敘拉古被打敗後,然後敘拉古又倒向羅馬,成為羅馬的盟友。情勢反而演變成漢尼拔被圍,但他趁羅馬慶祝時帶領軍隊逃了出來,取得了小勝利,讓議會沒法判他刑。迦太基這時徹軍,想在海上打敗羅馬,這時的羅馬事實上並不擅長航海,且迦太基當時是海權強國,但羅馬巧妙的使用船首像勾子的工具,讓海戰成為陸戰,在海上重創了迦太基的軍隊。
迦太基中有些議員,是主張與羅馬和談的死硬派,對了他們的利益,甚至有損迦太基利益也在所不惜。他們希望打敗仗,如此全國商販擔心財產受損,會委託他們去談和,並增加他的權勢名聲。但因為羅馬開出放棄西西里島和薩丁尼亞等島的條件,對迦太基來說這些是他的主要穀倉,迦太基因條件太嚴苛而拒絕接受。迦太基跟羅馬再度開始交戰,所幸這時從希臘的傭兵到來,並有位有能的領導者贊提伯斯,因此成功的在非洲大敗了羅馬的馬可斯。
但接下來的海戰卻被羅馬給打敗了,諷刺的是比較不擅長陸戰的迦太基打贏了陸戰,卻打輸了他們擅長的海戰。所幸這時因為羅馬缺乏航海技術跟對大海的恐懼,在冒險航行下受到風暴損失慘重。
戰敗後,漢米卡遇見了一支猶太的部族。在之中有個叫亞伯拉罕的猶太人認為羅馬人不懂生活的樂趣,對自己太嚴格,想做超越命運的事,不聽上帝的安排。如果從這段話和舊約聖經可以看出
相對起來猶太人的奴性和服從,羅馬當時是富有自由精神跟進取心的民族,或使這就是造成羅馬帝國建立的其中一個要素。
後來國庫空虛,迦太基商人又不肯拿自己的錢出來幫助國家渡過難關(羅馬元老主動出錢),傭兵的薪水問題造成國家的動亂,在漢米卡利用地形困死傭兵,並在談判下以扣留一百人的條件,欺騙傭兵的使節(使節只有一百人且漢米卡就剛好扣留那一百人,造成傭兵們認為談判失敗),屠殺了那些傭兵後平定了叛亂。但這時羅馬趁機要求更多的利益,迦太基失去他所有的海島,像是西西里島跟薩丁尼亞。因此必須尋找新的資源,所以決定殖民伊比利地區。
馬工從加太龍那得知之前漢米卡用馬工的兒子代替他的漢尼拔獻神做犧牲,認為漢米卡就是為了這才收他的兒子為養子,心中燃起了熊熊的復仇之心,在進攻艾利克城的時候,和加太龍合作害死了漢米卡,哈斯德魯巴,攻陷了城後,屠殺了全城的男女老少,只留領事一人。他問為何漢米卡的屍首保持完整,而馬工卻受到無情的侮辱。領事死前看著他說:『那樣的死法,是你們迦太基人自己要負的責任。』我的看法是這是否說明了活人犧牲的粗魯愚蠢,和漢米卡用別人兒子犧牲的代價。
總體來看,我覺得這部普普通通,故事對當時制度面跟政治面的描述,幾乎是輕描淡寫,且這些和戰爭勝負之間的關係也是蜻蜓點水的提一下。故事描有寫了迦太基議會的短視近利;在制度上迦太基商人議會跟僱用傭兵,羅馬是農業為主跟公民組成的軍隊;在處理敗將上迦太基是幾乎冷酷無情的處以重刑,但羅馬卻是會審查是否將軍犯了重大的過錯才判刑,但這些都沒有深入的描寫,角色上也無法讓我感覺到角色的思考、內心掙扎和偉大的人格。我實在不覺有值得我大力稱讚的部份。
後來迦太基跟羅馬起了紛爭,羅馬不顧和平條約,在海岸集結軍隊,在迦太基方面,阿多尼巴德以:『戰爭不是偶發事件,可不能因個人喜怒任意行事,他是雙方長期處於敵對狀態下,評估對手實力的結果。』和評估迦太基穀倉西西里島的重要性,向漢米卡說明戰爭是不可避免了,並希望漢米卡學習軍事,並以傳令官的身份派去前線。這時迦太基進攻邁錫尼一帶,在漢米卡跟哈農見面後被派去見羅馬統帥時,因馬梅丹人的叛變,哈農懦弱的放棄守城抵抗逃了回來,迦太基對打敗仗的將軍非常殘報冷酷,即使哈農真正過失只有平庸,但還是被判了死刑。
接下來議會任命漢尼拔攻擊羅馬的軍隊,在途中取得西西里的敘拉古合作,一開始很順利的圍攻了對方的城堡,但在迦太基留下一小部份軍隊,去攻擊附近隸屬羅馬的城市時,敘拉古被打敗後,然後敘拉古又倒向羅馬,成為羅馬的盟友。情勢反而演變成漢尼拔被圍,但他趁羅馬慶祝時帶領軍隊逃了出來,取得了小勝利,讓議會沒法判他刑。迦太基這時徹軍,想在海上打敗羅馬,這時的羅馬事實上並不擅長航海,且迦太基當時是海權強國,但羅馬巧妙的使用船首像勾子的工具,讓海戰成為陸戰,在海上重創了迦太基的軍隊。
迦太基中有些議員,是主張與羅馬和談的死硬派,對了他們的利益,甚至有損迦太基利益也在所不惜。他們希望打敗仗,如此全國商販擔心財產受損,會委託他們去談和,並增加他的權勢名聲。但因為羅馬開出放棄西西里島和薩丁尼亞等島的條件,對迦太基來說這些是他的主要穀倉,迦太基因條件太嚴苛而拒絕接受。迦太基跟羅馬再度開始交戰,所幸這時從希臘的傭兵到來,並有位有能的領導者贊提伯斯,因此成功的在非洲大敗了羅馬的馬可斯。
但接下來的海戰卻被羅馬給打敗了,諷刺的是比較不擅長陸戰的迦太基打贏了陸戰,卻打輸了他們擅長的海戰。所幸這時因為羅馬缺乏航海技術跟對大海的恐懼,在冒險航行下受到風暴損失慘重。
戰敗後,漢米卡遇見了一支猶太的部族。在之中有個叫亞伯拉罕的猶太人認為羅馬人不懂生活的樂趣,對自己太嚴格,想做超越命運的事,不聽上帝的安排。如果從這段話和舊約聖經可以看出
相對起來猶太人的奴性和服從,羅馬當時是富有自由精神跟進取心的民族,或使這就是造成羅馬帝國建立的其中一個要素。
後來國庫空虛,迦太基商人又不肯拿自己的錢出來幫助國家渡過難關(羅馬元老主動出錢),傭兵的薪水問題造成國家的動亂,在漢米卡利用地形困死傭兵,並在談判下以扣留一百人的條件,欺騙傭兵的使節(使節只有一百人且漢米卡就剛好扣留那一百人,造成傭兵們認為談判失敗),屠殺了那些傭兵後平定了叛亂。但這時羅馬趁機要求更多的利益,迦太基失去他所有的海島,像是西西里島跟薩丁尼亞。因此必須尋找新的資源,所以決定殖民伊比利地區。
馬工從加太龍那得知之前漢米卡用馬工的兒子代替他的漢尼拔獻神做犧牲,認為漢米卡就是為了這才收他的兒子為養子,心中燃起了熊熊的復仇之心,在進攻艾利克城的時候,和加太龍合作害死了漢米卡,哈斯德魯巴,攻陷了城後,屠殺了全城的男女老少,只留領事一人。他問為何漢米卡的屍首保持完整,而馬工卻受到無情的侮辱。領事死前看著他說:『那樣的死法,是你們迦太基人自己要負的責任。』我的看法是這是否說明了活人犧牲的粗魯愚蠢,和漢米卡用別人兒子犧牲的代價。
總體來看,我覺得這部普普通通,故事對當時制度面跟政治面的描述,幾乎是輕描淡寫,且這些和戰爭勝負之間的關係也是蜻蜓點水的提一下。故事描有寫了迦太基議會的短視近利;在制度上迦太基商人議會跟僱用傭兵,羅馬是農業為主跟公民組成的軍隊;在處理敗將上迦太基是幾乎冷酷無情的處以重刑,但羅馬卻是會審查是否將軍犯了重大的過錯才判刑,但這些都沒有深入的描寫,角色上也無法讓我感覺到角色的思考、內心掙扎和偉大的人格。我實在不覺有值得我大力稱讚的部份。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谷川流 - 涼宮春日系列
以下是只看小說五集的我的感想
涼宮春日的優點來說提供多種元素給讀者,以科幻元素來說超能力、未來人、擬人界面,附帶的涼宮是神、時間旅行、資訊統合體的資訊連結(幾乎無所不能),其實涼宮也是校園劇,戀愛劇,有時還帶有偵探和解迷。
缺點在於谷川沒能力控制好這些原素,什麼都會有時就是什麼都不行,他在各元素的描述上幾乎都不出色,且也沒有將各元素融合在一起,在科幻上面有些事件幾乎是硬扯上關係的,另外孤島那部份實在是有點無趣的偵探片。
涼宮系列算是披者科幻的皮而已,超能力只有一開始比較有關系,後來古泉一樹轉成組織的一員,作用在提出或解釋冗長的名詞,朝比奈實玖瑠(小)一直都是吉祥物,除了能陪伴時空旅行以外毫無作用,長門有希在事件的作用幾乎算是事件關鍵提供者,在事件中幾乎都參與度的不算高,涼宮因為設定的關係,在其他角色的欺騙下,幾乎都在狀況外,科幻元素只是輕微提到,在故事上的表現和份量都不太多,很多事件幾乎可以看成將科幻元素硬加在上面。
角色的互動除了各角色跟虛之間有點互動以外,至少在五集前,其他角色間並沒有什麼互動,在說古泉一副神秘、朝比奈老是禁止事項(還有人懷疑她性格是假裝的)、長門算是感情缺乏的外星人,阿虛跟這些人的互動其實有限,加上讀者以虛第一人稱視點,在這些障礙下要看清角色的內涵其實很難。
在科幻的部份,我有很多不滿。
長門的能力設定太犯規了,其實故事的平衡一下子就破壞了,光是時間資訊同步這點故事就別做了,光是去同步十年後或二十年後就直接知道結果了,資訊統合體的實驗一下子就做完了。未來人派特務不事先訓練的嗎?派一個幾乎什麼都不會的來,讓我都想支持古泉說朝比奈是裝的?且一個這麼重要的任務,沒有其他支援
科幻作品的要點是一種思想實驗,在這部作品中,科幻設定是片面的,如果想要看到一個來自未來的人的想法,跟因果律的探討,或是一個異界的文化、思想和習俗,以及異文化交流激起的火花,或是人類跟人工智能或擬人終端有趣的交流,或是超能力者在這一般人社會如何自處跟生存和溝通探討,我都覺得白廢力氣。
長門推荐的科幻好作品對照下,谷川的不足更是明顯,在海柏利昂裡作者西蒙斯成功的將多個科幻元素放入他的作品中,但他是使用說故事的方式,將故事分散在各時間和空間中,在以一個相同的關係貫穿,谷川所做的更為困難,想要同時代直接統合在一起,谷川沒有自知之明,想以一個凡人之力做天才才能做的事,結果就是一部拼湊各元素的無趣作品。
2008年2月3日 星期日
斎藤けん - 花の名前
女主角天真清新型的,純潔脫俗不知世事,治癒型。光是這點就可以讓我追下去了,現在這類型的少女漫畫作家越來越少了。女主角因父母親出意外死亡後,親戚京收養他了。
蝶子靠京的幫忙走出了消沉,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京了,京也在蝶子身上找到了一些失去的感覺,並為她寫了花的名子。故事前中段清新,後來慢慢帶出京以前內心有創傷,心中有深深的黑暗,跟他在一起的人會一起掉進黑暗。纖細的作家水島京因跟前女友的一起崩潰的回憶,所以不想讓蝶子跟他在一起。在女主角漸漸治癒京內心的傷時,京發現自己的孤獨和要求蝶子不要離開他。故事突然結束,然後兩人約定要在一起。
故事前面給人的感覺很好,清新治癒天然屬性的女主角,跟稍稍搞笑的配角,後來故事急轉直下,突然結束讓我有非常多的怨言。
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
森岡浩之~星界的紋章
於1997年以本作獲得日本的星雲賞,故事中有很多以前科幻經典的點子和元素在內,像是亞維人和沙丘系列的空間航行公會壟斷星際運輸,在思考上也帶有一些艾西莫夫機器人系列中,歐羅拉人+機器人的感覺(長壽+理性)。本作也是我讀過不管在輕小說或是ACG中,少數在異文化接觸上如此著重的作品。
故事大體來說像是以一個異星人的角度去看亞維人這個種族,作者在背景設定上面做了不少功夫,像是平面航法(間接的躲避了三度空間作戰的問題),尤其是在對亞維人設定上面的努力,不管是社會、個性、家族和風俗習慣方面都是。故事雖然看起來像是,少年和少女的宇宙冒險之旅(逃難之旅)。但是也藉由凌.杰特這個地上出身的人的眼睛,來觀察告訴讀者亞維社會的點點滴滴,並還有一些文化的差異性,跟異文化的交流和衝突。
故事一些始以海德星系被佔領為開頭,主角因為父親的緣故當上了貴族,因亞維貴族必須服役的規定,杰特在前往帝都的旅程上在起點的航站跟拉菲爾邂逅,故事一點一點的帶出世界觀,像是亞維人的享受權利需服義務的想法,在加上各王國通往帝都的設定,不經讓人稍稍聯想到羅馬帝國的血稅跟條條大路通羅馬。隨者故事的前進,亞維人的訊息從杰特的眼中告訴了觀眾,從基因改造和適應宇宙生活的空視覺,接者亞維繁衍後代的方式和愛之女,介紹平面宇宙,再來就是一些地上人對亞維人的看法,和亞維人處理地上事物的態度,亞維人的誕生和原罪。除了這些以外,亞維人的家族傳統和一些角色特殊的個性,其實蠻有趣跟有特色。
作者我們建構一個算是完整和全面的亞維世界,其中包含了制度,生活、傳統、性格和文化。另一面杰特這個地上出身的貴族和帝國公主拉菲爾之間的互動也值得推薦,尤其是降到地面之後,在地上世界不知世事亞維公主跟遲鈍的冷凍蔬菜伯爵,逃難中互助,到最後藉由的宇宙葬禮逃脫,在『船艙』中的對話。亞維人的說話方式和一些特殊角色的思考模式(像是史波茹)也讓我得到不少樂趣。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秋山瑞人~伊里野的天空 UFO的夏天
【起】以淺羽直之在暑假結束前,突發奇想想要夜晚潛入學校游泳為開端,在游泳池遇到一位少女,這個邂逅大大的改變了淺羽直之平凡的生活和伊里野加奈的人生,接者是伊野里和淺羽的接觸(防空洞事件),跟加入社團。【承】約會事件(牽扯到妹妹的心情變化),學園祭的土風舞事件(手法上標題的呼應),到食物事件的歡樂氣氛。【轉】故事轉為悲傷,從伊野里的白頭髮,跟眼睛的問題,淺羽分伊野里的私奔,到私奔的結束。【合】榎本的解說,到伊野里最後的出擊,和最後的小狗作戰收尾。
這部作品巧妙的說故事技巧,令人閱讀流暢的文筆,有趣的故事結構安排等優點。在人物塑造上面,他塑造了一些有趣跟有特色的角色,還有相對於一般輕小說較為立體跟真實性格的主角,在故事情節上面的安排也幾乎都在主線上面,故事不會有拖泥帶水和停滯不前感覺,我稱這是一個『劇情密度』高的作品。在故事的合理性跟完整性來說我覺得已經算是做的不錯了,整得事件的原因解說和描述以可讓讀者了解全貌,也沒有太多的奇蹟和幸運的橋段。立體和人性的男主角淺羽直之,反派(榎本)的公正對待,第四集的故事描述手法和最後南方之島跟信的收尾,讓我這部作品給予很好的評價。
南方之島的自衛隊員的激勵(詛咒),榎本的贖罪,淺羽直之對加奈的告白,到最後的伊里野加奈的出擊跟戰爭結束,這些編織成的不錯的結束。不過最後的椎名的信,小狗作戰的來龍去脈,椎名為榎本和計畫參與者的辯解部份,是我對如此喜歡這部作品的最主要的幾個原因之一,像是『伊里野加奈最後眼中所見,耳中所聞,肌膚所感的,並不會賦與者動機充滿罪惡而變得虛假。』,且信是他們一方面為他們自己一方面為淺羽寫的,說明或是讓自己跟淺羽相信加奈比較幸福了。
第四集再次來臨的暑假和最後之路的敘事手法,使用伊里野加奈記憶倒退的手法,一方面像是在將故事收束起來,另一面像是以伊野里的角度來補完前面事件闕漏的地方,並對加奈的情感有更多的認識,加奈在約會對淺羽的等待,和到淺羽用電話道歉,加奈只問淺羽是否會去學校的部份,到最後到海邊的終點伊里野加奈說出因為我有喜歡的人了,像是故事的起點跟終點,也說明了伊里野的心情。
=== 角色 ===
榎本:故事雖說是計劃中唯一為伊野里著想的人,在逃亡時我想榎本根本就知道結果會那樣,所以沒有積極的去抓他們回來,說實在的淺羽的逃亡終究有終點,少年最後終走到幻想破滅面對現實,乍看之下大叔為伊野里所作的一切似乎值得稱讚,但對從團體跟任務的角度來看,他沒有面對良心壓力的勇氣,他選擇的得到良心方面的決定,卻捨棄他應對其他人跟團體的責任,在最後的時候對淺羽的贖罪,也算是逃避的行為,理想來說他應該面對這個罪惡並背負下去,而不是藉由死或是淺羽的傷害來逃避,且因此淺羽也算是被轉移了一些罪惡。
淺羽直之:稍微為淺羽被說成雜碎平反一下,基本上淺羽只是一個國二「平凡」的學生,且在人物描寫上是偏向立體和真實的方面,在加奈被襲擊事件上,他因為秋山刻意製造的大反差;淺羽打手槍跟加奈被襲擊的交替描寫;造就了這個印象,理性的分析來看,這是巧合事件,淺羽畢竟是一般青春期的少年,當然這個事件的後續處理,淺羽是沒做好,但是期待一個國二的學生,在那種情形下因一時的逃避、跟氣憤,不小心對伊野里加奈說了重一點話,其實是可以原諒的。另一方面加奈的不知世事和因劇情的關係淺羽無法對加奈有更深的了解(無法理解自己在加奈心中的地位),說實在一個本來在加奈轉進來受到班長們交談攻勢向自己求救時,膽小的逃跑到廁所;在防空洞中加奈昏倒時,在心臟注射藥劑時的猶豫的少年淺羽,做出拿出電波蟲跟伊野里加奈私奔的決定,已經算是有很大的進步了。
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奧森.斯科特~戰爭遊戲
戰爭遊戲是一個以戰爭室為出發點的小說,故事是說在一個人口過剩的時代,人類面臨從第一次蟲族侵略下存活下來,因為害怕再度被侵略,人類決定先發制人,所以不斷的尋找和培育人才,主角安德魯是出生在一個天才家庭,他是被破例生出的第三個小孩,在軍方觀察後,他被選為賦予重責大人的領袖人物,安德小小的年紀就被送到一個戰爭學校裡,訓練方式就是戰爭室,作者闡述了宇宙戰的三維的思維,和沒有重力(地心)基準下,原來的上下左右前後的概念不適用,因以某物為基準的相對方向,安德在學習中發現戰術僵化、事先計畫和陣型的缺失,並發現部隊分小隊長的分級制度的好處,鼓勵小隊作隨機應變,保留預備隊的優點等。
訓練中主角不僅學的的是戰術和戰技,計畫負責人並砥礪主角的心智,訓練安德在孤立無援下,自己獨自解決難關,並以多種不合理的條件和環境下,要求安德取得勝利,讓安德習慣在逆境下思考作戰,在訓練中並以一個心理遊戲來觀察、引導訓練安德,安德自己發現在過去的戰史和敵人身上學得戰術和戰略,在最後到達前線的行星上作畢業考試,安德在結束這個考試並贏得這個比賽(遊戲)時,才發現這是場真實的戰爭。
安德能勝過蟲,一方面是因為個人優秀的指揮,但那些幕後人員的努力或許才是這場戰爭真正的勝因,沒有那支訓練精良,不畏生死的部隊,沒有那計畫瞞者安德讓他以為是場遊戲,讓安德毫無壓力且完全將部隊當棋子使用,沒有那為了教導安德放棄了自己的人生,跨越了數十年光陰的英雄馬澤.雷漢,這場戰役不會勝利,這場戰爭是眾人的力量籌備了數十年的成果。
故事最後收尾的不錯,在安德得知被騙的時候,他以一躍成為人類口中的大英雄,但《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在這光榮勝利下,迎接他的是因當權者畏懼他的聲望,使他永遠無法回到地球上,還有背負了消滅一個種族和在那場遊戲(戰爭)中他手下犧牲士兵的罪惡感,後來安德得知蟲族是個善良的種族,只是因為無法溝通而造成這場悲劇,更加深了安德的罪惡感,安德決心為死者代言,寫出了蟲族的心聲,安德也一舉從大英雄變成人類史大最大的惡魔之一。
戰爭的遊戲總體而言我非常喜歡,故事是個精心設計過的軍事計畫,多年的統籌和長時間的等待的設定,還有最後安德在被騙之下打贏這場戰跟最後安德得到不是光榮而是沈重的道德負擔的這些地方,當深得我心。
羅伯特.海萊因~星艦戰將
這是一部大部分著重在軍事訓練的作品,書中有濃厚的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故事中可是跟一般的軍教片非常的不同,談軍人如何的藉由訓練培養軍人的紀律、責任感和紀律。另一個就是軍官也就是領導階級所要有的能力和覺悟,在公眾道德和個人道德的衝突下的抉擇。在戰場上的戰術表現、情勢的判讀和軍事行動的詳盡描述也讓這部作品增加不少光彩。並討論身為一個公民在權利和義務上的協調,闡述高於家庭和部落的社會責任需要你具有奉獻精神、忠誠這些更高層次的德行。
在描述戰爭時的指揮官和士兵的心態上,也有不錯的表現,如叫士兵不要稱英雄要服從命令『我不希望我們當中冒出個大英雄。你們有工作要做,到下面去給我好好做完。豎起耳朵注意聽好撤退信號,一給信號,立刻按順序出現在回收點。』士兵在戰場上心理和精神維持的的重要『他們可能會剝奪你的食物、水、睡眠,或是其他任何東西,事先不給你任何警告,但是他們決不會扣住你的信。』當成為軍官發現對於所處的這個世界的本質,自己過去的看法錯了,彷彿它的任何一個部分的本質都和它的外表有很大的不同的感受。從一個士兵、軍官和平民的眼中的觀點改變也是其描述點之一。
缺點來說有些觀點有點像種族優越的說法,加上只有服過兵役的人才有公民權,和其原因『保證有團體責任感』的論述,有點帶有法西斯主義的色彩,人物其實互動並不多,大部分是描述主角接受訓練生活的經過,和內心感受,到後來成為軍官後的過程,敘述大部分集中在個人的身上,總結來說這是一部精彩的軍事教育、訓練跟小型軍事行動的作品。
在描述戰爭時的指揮官和士兵的心態上,也有不錯的表現,如叫士兵不要稱英雄要服從命令『我不希望我們當中冒出個大英雄。你們有工作要做,到下面去給我好好做完。豎起耳朵注意聽好撤退信號,一給信號,立刻按順序出現在回收點。』士兵在戰場上心理和精神維持的的重要『他們可能會剝奪你的食物、水、睡眠,或是其他任何東西,事先不給你任何警告,但是他們決不會扣住你的信。』當成為軍官發現對於所處的這個世界的本質,自己過去的看法錯了,彷彿它的任何一個部分的本質都和它的外表有很大的不同的感受。從一個士兵、軍官和平民的眼中的觀點改變也是其描述點之一。
缺點來說有些觀點有點像種族優越的說法,加上只有服過兵役的人才有公民權,和其原因『保證有團體責任感』的論述,有點帶有法西斯主義的色彩,人物其實互動並不多,大部分是描述主角接受訓練生活的經過,和內心感受,到後來成為軍官後的過程,敘述大部分集中在個人的身上,總結來說這是一部精彩的軍事教育、訓練跟小型軍事行動的作品。
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費茲傑羅~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故事是一個住在中西部的傳統公民尼克,前往東部追求夢想,在東部遇上了一個大亨蓋茨比,因為尼克和黛茜的親戚關係,又因住在蓋茨比的隔壁,蓋茨比接近尼克希望藉由他來製造相遇的機會,在蓋茨比使盡手段和黛茜相遇後,他發現跟夢想中有些差距,但他生活在夢幻中,他想叫黛茜對湯姆表白『她從來沒愛過他』,然後兩人自由地回老家去結婚,彷彿5年前那樣。後來在紐約,湯姆跟蓋茨比發生衝突,蓋茨比忍著跟黛茜乘同一輛車回家。不幸的是,黛茜因情緒激動,開著蓋茨比的車子在歸途中將湯姆的情婦瑪特爾撞死了並匆忙駕車逃逸。瑪特爾的丈夫威爾遜發現肇事的汽車在蓋茨比家,便悄悄地潛入蓋茨比的別墅,把蓋茨比打死了,然後在草叢裡開槍自殺。兇殺案發生後,尼克打電話給黛茜,但她和湯姆帶了行李,出門去歐洲旅行了。黛茜和蓋茨比往日花天酒地的朋友沒有一個來參加蓋茨比的葬禮,唯有他年老的父親和尼克!蓋茨比死後,尼克發覺是湯姆暗中挑撥威爾遜去殺死蓋茨比。他感到東部世態炎涼,便決定回中西部老家去。
把蓋茨比追求過去的情人當作青春、金錢和地位的象徵,當作靠手段追求富裕物質生活的「美國夢」。蓋茨比為了追求黛茜耗盡了自己的感情和才智,最後葬送掉自己的生命。他天真地以為:有了金錢就能重溫舊夢,贖回失去的愛情。可惜,他錯了。他看錯了黛茜這個粗俗淺薄的女人,滿身銅臭味。他的幻夢超越了黛茜,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種創造性的熱情投入了這個幻夢,不斷地添枝加葉,用飄來的每一根絢麗的羽毛加以綴飾。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趕不上一個人陰淒淒的心裡所能集聚的情思。他生活在夢幻之中,他為他的天父效命,獻身於一種博大、庸俗、華而不實的美。另一方面,他看錯了表面上燈紅酒綠而精神上空虛的社會,因此最後被黛茜拋棄,為過去的同伴冷落,得到最後那淒涼的下場。
2007年7月15日 星期日
威廉.福克納~聲音與憤怒
聲音跟憤怒是意識流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在故事中又多角視點,分別以智障兒班吉、昆丁和傑生的角度描述這個故事,故事以每個人的意識流動來描寫,而非實際的時間順序。故事用了大量的時空的蒙太奇,跟自我的思考來構築這個故事。在時空上的跳動是這部的特點,依照意識的流動,故事可能從場景A因為看的某個東西聯想到場景B,不僅如此,在回想場景B當中,可以因場景B回想的部份聯想到場景C,且在回想中可能因場景A(現在)的某事情打斷回想回到場景A,在切換場景時作者並沒有明確的指出給讀者,但還是可以從角色跟場所來判斷。
這不描述了美國南方大地主(貴族)的沒落,母親卡羅琳小姐的貴族心態,跟虛榮心,並不斷的沉溺在過去,在對自己的家族熱愛跟對康普生的厭惡。白人跟黑人之間的想法的不同跟衝突。昆丁對凱蒂的愛與恨,他對家族的自尊心和榮譽的執著,造成了對凱蒂的不正常的愛與恨,在凱蒂失身後,那對父親的告白,想藉由亂倫來『把妹妹和自己打入地獄,讓她在永恆的烈火中保持白壁無暇。』他以為自己愛凱蒂《其實是恨她》:因為她是家庭自尊心碎裂的象徵。傑生的怨天尤人跟對女人和黑人的歧視,另一方面在傑生跟其他的角色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是冷嘲熱諷的專家。在『如果他能讓自己相信搶走他錢的是那個男的就好了。否則,整個世界都會知道,傑生·康普生居然讓昆丁,他的外甥女,一個小娼婦給搶了!』可以看出大男人主義和女性歧視。整個故事是當時二、三零年代美國南方社會的縮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