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杜思妥也夫斯基 - 地下室手記

我是為了「...還有一些事,甚至是連自己也不敢對自己提起的...」這句話而去看地下室手記的,地下室手記是我看過杜思妥也夫斯基作品中最不讓我感動的。故事描寫一個憤世嫉俗的人,地下室是個比喻,比喻陰暗的角落,人生的陰暗面,第一部為主角自虐性的自白,和帶有惡意、和虛榮心的自我評論。對我來說之前幾乎沒看過一個充滿惡意和不健康靈魂自我表白和看法陳訴,其中有痛苦時故意呻吟來騷擾鄰居,解釋自己為何無法成為一條蟲,談論自虐地快感是如何的,虛榮的認為自己智力高人一等,所以無法蒙蔽自己,完成任何任務。也談到一些人將一些罪孽加諸自己身上,是出於虛榮心的關係。談到當科學分析跟自由意志的話題,他認為如果發現解決全人類欲望與任性的公式後,人類就沒有欲望和自由意志。又談到如何從功利主義來發現這些公式,最後又反駁說人類不會理性的遵從功利主義的期望。他提出意識的直接合法的產物就是惰性。還有出於煩悶人們會去作一些平常不會去做的事。

第二部以一個故事來描寫自己,一個為了虛榮心參加同學聚會,當時為了一口氣放棄了好的職位,如今受到舊同學的輕視,後來到妓院遇到麗莎,並因為愛而折磨她。第二章是主角的心路歷程的描寫,充滿了虛榮、自尊和惡意。

筆記:
  1. 我也知道這些想法已經吵嚷了我一輩子卻找不到宣洩的管道,因為我不讓它們,我不讓,我故事不讓,不讓它們找到出口。它們折磨我,直到我感到羞愧;它們讓我痙攣——最後讓我噁心厭煩。
  2. 我曾經多次嘗試要變成一條蟲,但我甚至連做一條蟲也不夠格。我發誓,意識太清楚也是一種病,一種真正的、徹底的病。
  3. 當我返回我的角落時,我感覺到一種密密的、不正常的、卑劣的喜悅,急遽地意識到這一天我又做了一件可惡的事情。覆水難收,我為此暗暗自責不已,我恨不能撕裂自己、毀滅自己,直到最後這苦果轉變為一種可恥的、該死得甜蜜,然後——再轉化為完全真實的享樂。
  4. 當我為了某種理由不喜歡那些法則和二二得四的事實的時候,我幹嘛還要在乎自然法則和算術?如果我真的沒有足夠力量打倒這賭牆,當然我也無法用我的頭撞破它!但是我也不會因為他是一面我無力對付的石牆就這麼簡單地算了。
  5. 我的笑話沒格調、突兀、不易理解又缺乏自信。這當然是因為我不尊重自己,畢竟,一個有感悟力的人怎麼能全然地尊重自己。
  6. 我說一個要替自己復仇的人是因為在復仇中看到了正義,於是,它找到了首要動機——正義;然後它就可以全面放鬆,使他平靜、順利地執行報復,相信自己在做一件公平、正直的事情。
  7. 你試著讓自己跟著感覺走,盲目地,沒有反省,無須動機,至少背叛意識一次:無論是恨,或是愛,只要不是雙手交疊坐在那兒就好!最晚到第二天,你就會因為察覺自己欺騙自己而開始瞧不起自己。
  8. 人們對於系統與抽象詮釋有所偏愛,人類會不惜扭曲事實、否定感官的證據,以求符合自己地邏輯。
  9. 在古老年代裡,人們從流血當中看到正義,順應天理良知來消滅他認為該消滅的人。而現在我們厭惡血腥卻仍從事血腥的勾當,而且比以前更投入。
  10. 然而我們都知道,這些德性、理性兼備的人,遲早要對自己說謊,對自己玩一些詭異且不適當地把戲。
  11. 每個人都有他不願向人傾吐的過往,那些塵封舊事只能對朋友訴說;有一些事情則是除了自己藏在心裡以外,連朋友也不能吐露。然而,還有一些事,甚至是連自己也不敢對自己提起的,並且是每個正派地人都有一對這樣事情隱藏在心底。
  12. 海涅說一部真實的自傳幾乎是不可能的,人類住定要對自己的事說謊(出於虛榮心作祟而有意的說謊)。
  13. 雖然他大搖大擺地粗俗到極點,但同時卻又心地善良。儘管同學們都有膚淺、不切實際與虛假的榮譽心和自尊心,但還是很少有人能不對茲瓦科夫卑躬屈膝。
  14. 我抨擊他並不是由於同情那些村姑與他們的佃農父親,而是單純地因為同學居然對這樣一隻害蟲喝采。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哈夫納 -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哈夫納以一個身為德國人的自身經驗和身處在那時代和族群中的觀察,來闡明為何納粹可以奪權成功,並造成二次大戰的這場災難。本書從一次大戰開始描述這個發展的進程,羅素認為從康德(絕對的道德觀)、黑格爾(法律等於自由)到尼采(以一個強人代替上帝),其實在德國人的塑造,也造就了種族歧視和納粹的禍根。當然這不在這本書的範圍中,一個德國人的經歷,從十歲左右的戰爭遊戲,和習慣戰爭下的民生生活,還有德國本土受到些微傷害等,造就了戰爭迷,戰爭這場大戲鼓舞了當代的兒童對戰爭的熱愛。

戰爭後的通貨膨脹造成的不良影響,舊觀念和思想的挫敗,在通貨膨脹影響下,人們紛紛改換成股票,傳統靠規律儲蓄和循規蹈矩的成年人反而難以生活,年輕人在股市中起伏,還有價值快速的變動的影響下(今天手上的錢明天可能一文不值),造成很多新的暴發戶和新領導階級的年輕人,並紛紛追求紙醉金迷、盡情揮霍和冒險的性情,並讓成年人和傳統的支柱退縮和不相信自己的經驗了。甚至出現了必須要捍衛自己原本沒有的信仰的情形。

德國人本來就比較缺乏個人的生活,在一次大戰和之後的通膨,導致德國人在公眾中尋找生活和生命一次的後果,德國人的本質為無私、開放和多元的被從俾斯麥開始的民族主義慢慢地給腐壞了,在民族主義的自我吹噓和自我崇拜在自尊和虛榮上的扭曲下,德國人不再是德國人了,另一方面德國軍隊的服從,在公私兩面過著不同的生活,對做事情,堅持一流的特性,缺乏道德勇氣,都讓納粹有機可稱。最後是「同志般團體生活」的惡果,造成沉浸在那幸福中,失去了自我。納粹的興起不是特殊和無法理解的人性造成,而是一些人性互相強化回饋導致偏向極端的現象,人很容易受到儀式因起共鳴而沈醉其中,古老宗教儀式,或是未開化圍者篝火的舞蹈都是類似的情形,藉由儀式、舞蹈和音樂,讓自己融化和沉醉在群體或是世界之中,忘卻自我同化在眾人意識之中。

另一方面藉由描寫作者生活的破壞,和發生在作者身邊人的一些苦難,也是這本書中令人心有所感的部份,像是他父親為國服務長達四十五年以後,還要卑躬屈膝才能保住自己的退休金。哈夫納問他父親:「你打算填寫那份問卷嗎?」父親瞧了一眼,臉上露出痛苦的神情。他沉默了很久以後,才反問道:「難道你認為我不該填寫嗎?」父親接著說:「如果不填的話,我不曉得你和你的母親又該如何活下去。」表現出父親尊嚴、道德和家人的愛跟生存的掙扎。最高法院的墮落,言論、思想文化的箝制,知識份子的自我流放,清醒的人不是流亡國外就是在國內流亡。舊事物失去他的價值,人生的經驗變得沒有意義。

筆記:
  1. 事實上,當時我這個小孩子是個戰爭迷,著迷的程度就跟足球迷差不多。但假如我把自己說成是仇恨宣傳下的犧牲品,那就未免將當時的我講得太差勁了。
  2. 我個人對法國人、英國人和俄國人的恨意,正如同「墣茨矛斯」的球迷『仇視』「伍弗漢普頓」的程度一樣糟糕。我當然希望它們打敗仗和受到屈辱,但這只不過是他們是我方勝利時不可或缺的對手而已。
  3. 若想讓一個理念對群眾產生具有歷史意義的推動力,通常必須先將層次降低到連小孩子都能理解的地步。兒童在腦海形成既幼稚又瘋狂的想法,這麼四年下來以後早已根深蒂固。
  4. 戰爭是一場刺激萬分,振奮人心的國家大戲。其所帶來的消遣娛樂及情緒反應,無論就深度或趣味性而言,都要比和平時期的任何遊戲更加引人入勝。
  5. 德國人早以習慣用最少量的飲食過日子,在他們的眼中,挨餓簡直就是道德上的義務,最起碼也並非什麼特別糟糕的事情。他們儼然成為一個以自己天生得飲食欲為羞恥的民族,看起來非常矛盾的是,納粹不給百姓東西吃的事實,甚至
  6. 還間接成為有力的宣傳工具。只要德國人不想被說成因為背下的進食慾而心生不滿,那麼他們就完全不敢再開口了。
  7. 一個非理性因素。他們曾誤以為「國防軍」有朝一日會挺身而出,終結希特勒對其理想及目標所帶來的可怕恥辱——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德國軍人缺乏堅持自己信念的勇氣。
  8. 那些繼續搞政治的人多半是一些愚蠢、粗暴和惹人討厭的傢伙。他們開始使用特別的行話,藉以表明自己的不同身份,並開始對我們當中的猶太人展現不友善的態度。
  9. 群眾只會對跟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物產生特別強烈的反應。合乎常軌的人如果夠能幹的話,或許可以廣得民心。但唯有異乎尋常的人物才可能被絕對的愛慕或絕對的仇恨、被奉為神明或斥為惡魔。這樣的人物遠非群眾所能企及,他只會比群眾高尚許多或卑劣許多。
  10. 拉特瑙來自於深邃的精神領域,集三千年及歐亞兩大洲的文化於一身。希特勒則來自一個連最低級的廉價小說也描繪不出來的淵藪,那是一個由小市民的暗室所屯聚的霉味、流浪漢收容所、軍營的糞坑和行刑室所組合而盛得地獄。
  11. 二十歲左右的德國青少年早已養成習慣,要從公共領域來獲得自己生命的全部內涵,並從中汲取免費材料來激發內心深處的感情、愛意和仇恨、歡欣與憂傷。其中當然也少不了各式各樣令人聳動和緊張的新鮮事,縱使這同時意味著貧困、飢餓、死亡、混亂與危難也無所謂。
  12. 在人生特定的階段,以就是大約在二十歲的時候,愛情的經驗和所選擇的戀愛對象以其他任何時期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和性格。人們在個階段所愛得其實並非某位特定的女性,而是對世界的整體觀點,也就是自己對生命的構想。
  13. 我們心中都默默浮現出信賴感,並在尊敬之餘對這位毫不起眼的先生(史特雷斯曼)心存感激。不過這差不多也就是全部的感覺,因為他不是那種能夠燃起別人激情的政治人物。
  14. 普魯士清教主義發明了那種奇特的德國式表達方法:「就個人立場而言,我的意思是…,不過身為公務員,我的說法則為…。」德國這個國家具有雙重性格,正是因為幾乎每個單獨的德國人都過著雙重生活的緣故。
  15. 一九三三年三月總共帶來四樣東西,最後製造出堅不可摧的納粹政權。它們分別是:恐怖措施、慶典和慷慨激揚的宣言、變節行為、集體崩潰(也就是千百萬人同時發生了精神錯亂的現象)。
  16. 殘酷的行為有時也可以具有偉大的氣息——如果人們在激情下公開展現堅忍不拔的精神,而且當事了不採取偷天換日的手段的話。納粹黨徒則不然,他們從頭到尾所表現出來的,的不外乎一派謀殺者躲躲藏藏、慘白醜惡和欲蓋彌彰的嘴臉。
  17. 具有決定意義的事實,就是人們對己方領導人怯懦的背叛行為感到憤愾及鄙視,一時之間以超越了對真正敵人的忿意及仇恨。幾十萬原本反對納粹的人,便突然在一九三三年三月紛紛加入納粹黨。
  18. 德國現代史上最可怖的現象之一就是:施暴的一方沒有兇手,受難的一方則無烈士。一切都發生於半麻醉的狀態下,將謀殺的行為比擬為不良少年滋事,將自己所受的屈辱及道德的淪喪視為不痛不養的小插曲。
  19. 某些時候,那位新手不但死不認錯,反而放大音量、滔滔不絕表示舊法理應退居二線。他甚至開導那些年邁的法官同僚:大家應當讀出字裡行間的真正含義,而非光是拘泥於表面上的意義。
  20. 較年長得人比較容易落入第一種圈套,那就是逃避到幻想世界。他們喜歡自命不凡,把自己幻想成高人一等。他們自我欺騙,刻意表現得趾高氣昂、袖手旁觀,藉此來掩飾自己的全然束手無策。
  21. 第二個危險是變得憤世嫉俗,以一種意氣消沉的無所謂態度,把自己和世界拱手交予惡魔。同時他們更以執迷不悟的乖戾態度進行道德上的自殺。人們對自暴自棄產生了莫名其妙的快感,演變成華格納式對死亡和毀滅的熱愛。這正式那些缺乏勇氣面對自己失敗的人,廣泛出現的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自我安慰形式。
  22. 第三個誘惑:就是淡然處之、把目光移開、把耳朵摀住,並設法避世絕俗。但這只會使人柔弱到麻木不仁的地步,並與現實脫節。
  23. 民族主義:民族的自我吹噓和自我崇拜。
  24. 如今他所珍視及為之而活的一切事物均已淪喪殆盡。他沒有辦法像年輕人那樣,輕而易舉就可以接受這個事實。對我來講,即使最驚心動魄的告別也無異於新生活的開端。對他而言,告別形同永別。他一心一意只有想著:「我這一輩子都白活了。」
  25. 「德國的」內在本質就是包容、開放和多元,並且就某種程度而言,還醞釀了無私忘我的特性。
  26. 德國人的特性:我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做出第一流的結果,就連良知良能和自尊心的呼喚也無法將我們攔阻下來。
  27. 「同志般的團體生活」正意味著:集體的智力水平被鎖定在最低階的程度,而且無法接受任何形式的討論。一浸泡在「同志般的團體生活」這個「化學溶劑」以後,「討論」立刻就染上「唱衰」和「找麻煩」的色彩——這可是滔天大罪。
  28. 人們在裡面覺得幸福至極,同時卻以駭人的方式喪失了自我價值。他們洋洋自得,卻同時醜陋得無以復加;他們趾高氣昂,卻同時變成極端卑賤的下等人。人們自以為在山巔漫遊,事實上卻爬行於泥沼之中。

蘇珊·桑塔格 - 反詮釋

這本書對我來說是提供了一些對現代藝術和前衛藝術的欣賞角度,還有一些藝術評論的新觀點和新方法。作者提出了一些人的固定想法,我稱之為通俗評論,認為藝術是模仿和再現(人物立體和真實),還有對內容的推崇,這些想法是專制的暴君,限制了藝術的發展。從這些延伸出來的是,一個作品如果感動了讀者,讀者會認為是作品含有內容、想法或深度,導致了沒完沒了的詮釋計畫。
1. 西方對於藝術的所有意識和反思,全都停留在將藝術視為模仿或再現這類的希臘藝術理論(外部真實的再現)的幽禁之下。
2. 過份強調內容的想法所引發的結果是:沒完沒了、永無終結的詮釋計畫。
作者接下來說明了古老詮釋和現代詮釋的差別,古老詮釋很多原因是為了延續一些古代的典籍,典籍成書時代的道德、人性和價值觀跟現代脫節的時候,就需要另外建立一個新的意義來填補之間的空隙(距離),來讓現代的讀者接受。現代藝術的詮釋,在絕對價值和客觀真理的崩壞後,一些新的價值在強調包容和保護讀者的自尊上面,讀者拒絕傷害自尊的東西,拒絕接受自己喜歡一個沒有內容的「膚淺作品」(藝術不全是內容還有對感官的刺激等),對一些作品挖掘文本後意義的過度詮釋,所造成的是對文本本來意義的忽視。
3. 古老的詮釋風格既堅持又強硬,卻讓人尊敬;這個古老風格再字面義(literal meaning)上樹立了另一層意義。現代風格則屬於一種開鑿,在開鑿時也在破壞。
4. 詮釋在某些文化脈絡裡,是修訂、重估和逃離已死得過去。在其他文化中則是反動、傲慢、膽怯與壓制。
5. 詮釋相當於對藝術沒興趣的庸俗者拒絕讓藝術作品單獨存在。藉由詮釋把藝術作品簡化成某種內容,繼而馴服了藝術作品。詮釋讓藝術變成可以管理的東西,讓人舒服的東西。
6. 這類挖掘隱文本的詮釋總是暗示著對於作品的某種(有意識或是無意是的)不滿,希望能藉由其他事物來取代。
7. 評論的功能應該是告訴我們,藝術作品如何成為這個樣子,甚至是它就是各這樣子,而不逝去論說它的意義是什麼。
這部份是談論風格和內容的問題,傳統認為內容內的本質,風格為外的裝飾,但作者提出一個有趣的想法,認為風格是本質在外在的顯露,風格代表你個人的想法、社會經驗、道德和習慣塑造的結果,就像巴洛克和古典樂派的不同是受到當時社會環境(專制君權、民主自由觀念),音樂家的工作性質(宮廷樂師、自由作曲家)等的想法。風格的好壞通常建立在歷史上面,最後變成你的藝術體裁和價值是否符合當代的標準或是牴觸了當時的道德觀念。
8. 羅蘭·巴特所說的「寫做的零度」,為反隱喻的與去人性的,但仍像任何寫作傳統風格一樣,是經過選擇的與人工的。
9. 風格就像在表面之後其他要辯論的,最終都算是倫理與政治的議題。(藝術價值和正義的準則之爭)
像威爾森提到的,科學和藝術都是關於經驗的,科學解釋經驗,藝術傳達經驗。很多偉大作品不是僅僅是陳述問題或是回答問題,他是傳達他對那問題的經驗
10. 藝術作品便是一個經驗,而不是一個問題的陳述或問題的答案。
11. 透過藝術增加的知識,是一種知道某事物的形式或風格風格的經驗,而不是對某事物本身的知識。
12. 惹內似乎要求我們贊同殘酷、背叛、放蕩,與謀殺,他不擁護任何事物,他在紀錄猛烈改變他的經驗。
欣賞每一個作品都有他的門檻,如果你無法理解作者的陳述、細節和隱喻,你就無法欣賞它。很多藝術偉大的不是觀點,是表現力、情感的能量和細節的補充,「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感動我們的不是對上帝的探討,是角色創造的深刻細節和強大的表現力跟角色將道德升到難以企及的高度。另一方面藝術因人類為了填補自然和人類經驗之間的距離而出現,有如古代神話,很多都是大自然現象和生死的詮釋解釋,為了克服恐懼和生存。
13. 藝術是一種誘惑,並不是強暴。藝術作品提出的是一種被設計來表現絕對必要品質的一個經驗的型態。但是,如果沒有感覺到主體的複雜,藝術便不能誘惑。
14. 『失樂園』滿足我們的,並不是詩中上帝對人類的觀點,而是詩中被具體化的優越能量、生命力和表達。
15. 尼采:「藝術不是對自然的模仿,而是對自然的隱喻性補充,為了克服自然,藝術在自然之旁興起。
16. 風格的決定是一種注意力的窄化。
基督教中的苦修精神,對受苦的歌頌,跟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在基督教成為國教和顯教的時候,一般人很難脫離它原本的政治和經濟地位,再現世的追求無望的情形化,將痛苦轉化成來世的報酬(美德和進天堂的資格)。如羅素所說的,一個人可以離開他個人的際遇,但很難脫離他所處的時代精神,像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對真理和追求和對未知力量的尊敬和服從,啟蒙時代識破除迷信和從傳統中掙脫出來,對人類理性和進步的信仰。藝術追求真善美,丈夫偏向善,情人則以美為價值標準。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精闢的見解,罪惡來自歷史(偏見、傳統和僵化的道德),休默認為人在當下的行為都是合理,在事後才會決的荒謬。火地島對摩艾像的信仰,在被西方文明敲醒後,變成一種羞恥、罪惡和難以忍受的歷史。
17. 我們過份重視的並不是愛,而是受苦——更精確來說,是靈性的美德與受苦的益處。
18. 尼采和杜斯妥也夫思基正是因為他們不健康的氣氛,使其作品對我們來說有權威性。
19. 或許某些時代並不像需要寬闊的想像力那般需求真理。
20. 偉大的作家不是丈夫就是愛人。某些作家提供身為丈夫穩定的美德:可靠、可理解、慷慨與高雅。其他作家則是愛人的天賦,這是性格上的天賦,卻非道德上的良善
21. 對李維史陀而言,邪惡的事物便是歷史——而不是身體或欲望。
22. 惹內的「神聖性」(sanctity)是由一種對他自身墮落的手淫式的冥想,以及對世界的想像毀滅所創造出來。
23. 薩德(Marquis de Sade)夢想用自己的精液來熄滅艾特納(Etna)火山之火。惹內傲慢的瘋狂更勝於此,他想要用宇宙來自慰。
有如對精英主義和知識份子辯護的文章,對通俗、平庸文化的媚俗,將讀者看成需要保護和提昇自尊的人,還有相對價值的歌頌和絕對價值的貶低,造成出版的平均品質的下降。新價值的出現,認為情感妨礙事件的描寫和細節。還有大眾文化導致的智性的簡化,角色的特色和平板化(精細(冗長)的角色刻劃已不被喜愛)。如雷.布萊利說得:「偉大作品在於細節上的血肉。」
24. 小說對流暢、容易取得,和對過時美學之永恆承諾的降伏,毫無疑問地將製造大量無聊的和自負的書。
25. 對事件的描述,越多的細節、越少的情感則越好。
26. 尤奧斯高的早期劇本並不是「關於」無意義,他是企圖戲劇性地使用無意義。
27. 一個較重要的藝術錯誤,是霍希胡特在戲劇中使用的厚重文獻資料。《副手》塞滿了未經消化的闡明。
28, 每一次的災難或苦難都必須被視為引導進入一個更大的良善,或是和受苦者完全值得的適當懲罰中。悲劇所要否認的,正是這種由基督教所宣稱的世界道德適當性。悲劇所要速說得,是我們並不完全應該經歷某些災難,世界最終是不正義的。
29. 智性的簡化已驚人且無法抑制的興趣之配了美國戲院。每一個想法被縮減為一種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的功能是用來為想法去勢。
現代藝術的一些追求我不是很喜歡,比如說追求感官的故事反對說故事和有故事情節,現代藝術有較高的門檻和專業化和特殊化,針對特殊的觀眾。對我來說布萊希特的想法還蠻新鮮的,跟傳統的看法背道而馳,反對帶入,要求從劇情中抽離出來,以旁觀和評論的眼光來喚醒反省。
30. 某些藝術的直接目標是喚醒感覺;某些則是透過才智來訴諸於感覺。有的藝術涉入、創造移情作用(empathy)。有些則分離,喚醒反省。
31. 布萊希特希望演員能夠「傳達」而不是「成為」角色。他尋找能夠將自己從角色認同中分離出來的演員,如同他希望觀眾能從舞台上傳答出來的事件中分離出來。
32. 一些當代藝術都要求一種相當困難且需要長時間學習期才能完成的感性教育,這種感性教育至少能與精通物理和工程的困難度相比。
33. 無聊的控訴實際上是偽善的。無聊只是某種挫折類型的另一個名稱。而我們時代有趣藝術所速說得新語言,讓大部分受教育人士的感性感到挫折。